2020-12-04
水西经略—燕乾公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,地处川、滇、黔三省结合部,东靠贵阳市、遵义市,南连安顺市、六盘水市,西邻云南省昭通市、曲靖市,北接四川省泸州市,全市总面积近2.69万平方公里。毕节市全市河长大于10千米的河流有193条,分别流入乌江、赤水河、北盘江、金沙江4大水系。毕节历史悠久,尧舜时代为有鼻国,夏朝为梁州的南域,荆州的西邻,商末周初为卢夷之国,其君称蒸。周末为古蜀国的南中。六国时谓之南夷夜郎国。秦代设置夜郎、汉阳二县,并略通五尺道,从今四川宜宾经贵州毕节、威宁,云南宣威至曲靖。西汉析夜郎属地置犍为郡,复设汉阳县。东汉以原犍为属地置朱提郡,汉阳属之。三国昭烈帝刘备置庲降都督府于平夷县,治今七星关区。晋代将平夷县改平夷郡,治平夷(今七星关区),领平夷、敝邑(今遵义境)县,平夷遂为郡治。梁代宁州土人爨瓒反,朱提郡为瓒所据;隋代以朱提郡置恭州;唐代在平夷置禄州,隶黔都督府。宋代增置姚州,...
燕氏家族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人才辈出。燕氏始于周朝。唐代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记载,“姓纂,史记召公奭,周同姓,封燕,传国四十二代,至王喜为秦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召公,姓姬名奭,系周文王姬昌的庶子,周武王之同父异母兄弟。因其随武王为兴周灭纣建立过卓越功勋,周武王即位大封诸候时,受封于河北蓟北。因境内有巍峨的燕山,故国名为燕国。周朝时有两个燕国,一个是召公的封地,史称北燕;一个是河南汲县之西为轩辕黄帝后裔之封地,史称南燕。南燕和北燕失国之后,其后裔均以国为氏。燕氏得姓始于此,距今约2200余年。故召公一直被推崇为燕氏之始祖,备受后人拥戴和敬仰。汉之后的南北朝时期,鲜卑族慕容氏先后建立过四个以燕为号的国家,史称前燕、后燕、西燕、南燕;汉人冯跋亦建立过一个燕国,史称北燕。诸国失国之后,国民以国为姓。然斗转星移,沧海桑田,汉族和鲜卑族逐渐融合,在燕氏大家族中,难以分清汉族燕氏之后裔与鲜卑族燕氏之...
燕姓最初发源于今河北北部,辽宁西部和河南卫辉一带。后来其裔迁今河北涿县、怀来等地,并以此为中心向四方繁衍发展。东晋十六国时,鲜卑族的慕容部曾建立了前燕、后燕、西燕、南燕和北燕五个以燕为号的政权。虽然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,但这些燕政权灭亡以后,其族各以燕为氏,形成了自然的民族融合,后来同化于汉族之中。[7]汉朝时期,有燕姓人家大规模迁徙南方。宋朝时期,燕姓大约有52000人,约占全国人口0.07%,排在第一百七十位以后。燕姓主要分布在山东,约占全国燕姓人口的六成;其次分布于甘肃、河南、四川、浙江等地。明朝时期,燕姓人急剧减少,大约有2万人,江西为燕姓第一大省;其次分布于山东、湖南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四川等地。[8]如今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其以山东等省为多。[9]...
播迁繁衍,宋朝时期,燕姓大约有5万2千人,约占全国人口0.07%,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七十...
召公奭、伯倏。我国的燕氏家族,是以国为姓氏,而燕国又因燕山而得名。根据历史学家的考据,距今3000多年以前,周天子大封诸侯,把有功于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蓟地,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,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,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“燕”。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始皇所灭,从此,燕国的公族就以故国号为姓,世称燕氏。燕氏的得姓,大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。燕氏的源流,根据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记载,燕氏出自纂姓,是《史记》上记载的召公奭的后代,是周的同姓,被分封于燕国,传国一共四十二世,至王喜这一代为秦国所灭,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。汉代有功臣宜城侯燕仓,后汉有中郎将燕瑗,望族出于上谷、范阳。故燕姓后人奉召公奭为燕姓的得姓始祖。...
大燕国--燕姓的渊源,大燕国--燕姓的渊源 燕姓出自姬姓。周武王姬发打败商纣得天下后,分封各路诸侯。...
先祖肖像,冀芮 冀姓是唐尧的后代,得姓于春秋时期,是一个以国为姓的姓氏。冀是我国一个古老...
Copyright 2021 zupu.cn 浙ICP备18024415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