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平五年(公元361年)五月二十二日,穆帝司马聘突然生病去世,年十九岁,他没有留下子嗣。皇太后褚蒜子命年二十一岁的琅琊王司马丕(司马衍长子)继位,史称晋哀帝。
隆和元年(公元362年)正月,前燕命豫州刺史孙兴请求进攻洛阳,得到批准,派宁南将军吕护进驻河阴。
四月,吕护开始进攻洛阳。五月,桓温派北中郎将庾西(庾冰之子)和竟陵郡太守邓遐率领三千兵士前去协同洛阳守将陈祐,守卫洛阳。
这时候桓温不合时宜的提出来了迁都洛阳的提议,造成了朝野的恐慌,大家都心知肚明迁都之举并不可行,但没有人敢带头公开提出反对意见。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孙绰第一个提出不同意见,他上书说:“自天下大乱起,至今已经六十多年,中原一带,成为了废墟。当初逃亡江南的人,即使活着的,儿子都已经老了,孙子已经长大,他们已经在江南安家立业数十年,虽然对中原故土怀有依恋之情,但一下子要舍家抛业,强行迁徙,也并不可行。我认为应该先扫清洛阳附近贼寇,再议迁都之事。”
桓温看到孙绰的奏章后,很不高兴。朝廷很害怕桓温真的要迁都洛阳,准备派侍中去劝阻桓温。扬州刺史王述说:“桓温不过是给朝廷找难题,只要顺着他,他就不提迁都之事了。”
于是朝廷下诏批准,桓温看朝廷来真的了,他也就不再提了。桓温又准备把洛阳的巨钟和钟架迁到建康,王述说应当先迁先帝的坟墓,然后再迁钟,桓温也不再提议了。
七月,吕护进攻不利,退守小平津,被流箭射死。段崇收拾残军到野王驻扎。晋将军邓遐驻扎新城。
八月,西中郎将袁真率军驻扎汝南,他调运五万斛米运送到了洛阳。
因敌军已退,庾希回军到山阳,袁真回军到寿阳。
兴宁二年(公元364年)二月,前燕卷土重来,太傅慕容评、龙骧将军李洪率军攻占黄河以南土地。
四月二十五日,李洪率军攻打许昌、汝南,在悬瓠(今河南省汝南县)击败晋军,颍川太守李福顽强战斗,不敌被杀。汝南太守朱斌逃到了寿春,陈郡太守朱辅逃到了彭城。桓温派袁真率军前往迎击李洪,桓温亲率水军驻扎于合肥。前燕将一万多户百姓强制迁徙到幽州、冀州,派镇南将军慕容尘留守许昌。
慕容恪计划一举夺取洛阳,他命司马悦希驻屯盟津,命豫州刺史孙兴驻屯成皋,伺机进攻。
当年王敦谋乱的时候,沈充追随王敦,后王敦失败,沈充逃到昔日部下家里,这名部下为了取得赏金,杀死沈充,把他的人头送到了建康。沈充的儿子沈劲,砥砺品性,奋发有为,他立志要为国建功,抵消父亲带给家族的耻辱。但因为他父亲的原因,他无法步入仕途。
吴兴郡太守王胡之提拔为司州刺史,上书为沈劲说好话,希望朝廷允许沈劲做自己的参府事,朝廷应允。恰王胡之生病了,王胡之没有上任。
前燕大军对洛阳虎视眈眈,晋守将、冠军将军陈祐这时候的兵力不足二千人,他面对前敌,一筹莫展。沈劲主动请缨,要求去支援陈祐,朝廷下令命沈劲补为冠军长史。沈劲自己招募了一千多名勇士后,赶赴洛阳。前燕进攻洛阳,沈劲奋起反抗,多有斩获。但前燕军力强大,洛阳城内渐渐不支,粮食开始短缺,又无援军到达,陈祐看到城池即将被攻破,他耍滑,称要去救援许昌,然后给沈劲留下五百人,他率兵出城。但沈劲并没有被吓到,他等待的就是这一天,他兴奋地说:“能为国捐躯,就是我的志向。”
兴宁三年(公元365年)二月,慕容恪和慕容垂合兵一处,共同对洛阳发起攻击。有这二位带兵攻城,沈劲自然守不住,洛阳很快被攻克,沈劲被俘。沈劲神色如常,慕容恪了解了他的情况后,准备释放他。中军将军慕舆虔说:“沈劲是个人物,今天您吝惜他的品行放走他,来日必成我们的后患。”于是,沈劲被杀死。
慕容恪进一步夺取了崤谷、渑池,关中震动,前秦王苻坚亲自率兵驻扎于陕城,准备迎击慕容恪。
但进攻前秦的时机并不成熟,慕容恪命左中郎将慕容筑为洛州刺史,镇守洛阳,命慕容垂鲁阳,他率军返回。
晋朝廷对沈劲的勇敢、牺牲精神大加赞扬,追赠他为东阳郡太守。
也就在本年(公元365年)二月,晋哀帝司马丕去世,年二十五岁。司马丕没有儿子,太后褚蒜子命琅琊王司马奕继位。司马奕是司马丕的同母弟弟,本年二十四岁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